关于印发《MG冰球突破网站本科专业优化调整实施方案》的通知

作者: 时间:2018-03-30 点击数:

关于印发《MG冰球突破网站本科专业优化调整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系(部)、处(室)、馆、中心、教学基地

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院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同时强化服务国家和地方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按照《山西省教育厅关于报送本科高校专业优化调整实施方案的通知》(晋教高函[2018]6号)要求,结合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学校制定了《MG冰球突破网站本科专业优化调整实施方案》,经院长办公会和党委会会议研究审定,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特此通知

 

附件:

MG冰球突破网站本科专业优化调整实施方案

 

 

 

 

 

 

MG冰球突破网站

2018315

MG冰球突破网站

本科专业优化调整实施方案

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院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同时强化服务国家和地方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按照《山西省教育厅关于报送本科高校专业优化调整实施方案的通知》(晋教高函[2018]6号)要求,结合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求,根据国家和地方医学教育和医药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需要,结合《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高等教育本科专业优化调整的指导意见》(晋政办发〔2017〕173号)精神和学院实际,在深入分析和论证学院专业结构与建设状况基础上,坚持“控制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错位发展、着眼未来、依靠数据”的原则,以学院“十三五”规划为引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社会行业人才需求为导向,在遵循教育规律、尊重专业特点和专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以特求生,特中生优”的专业设置及建设思想,按照“顶层设计、注重质量、广泛调研、充分论证、分步实施”的工作方针,通过“扶优、扶强、扶新”,强化已经跻身国家级、省级特色、优势专业的建设,积极培育有较好建设基础和发展潜力的专业。严抓新专业设置论证工作,逐步淘汰发展乏力且不能满足国家和地方医学教育事业和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需要、特色不突出、建设成效不明显的专业,全面提升专业的校际竞争力以及服务社会需求和医疗卫生行业的能力。

二、工作目标

通过优化专业结构,调整专业布局,改善专业条件、构建专业群,明确专业建设单位的主体责任和建设任务,进一步合理配置学院资源,实现发展规模适度、结构布局合理、建设层级清晰、目标定位明确、整体生态平衡、专业特色鲜明、竞争优势持续”的专业优化调整目标。

学院“十二五”期间共设置有10个本科专业及分流方向,2013年已停招护理学(涉外护理方向)、护理学(急救护理方向)2个本科专业分流方向(停招专业占比20%),目前有8个本科专业招生,在校本科生6555人,专业数量偏少。为适应“精准医学”和“大健康”等医疗发展新态势,2018年拟增设助产学、健康服务与管理2个社会发展急需、新兴的本科专业,使“十三五”末本科专业数保持在10个左右,全面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和办学效益,构建起符合学院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的本科专业体系。

根据我院的办学定位和特色,“十三五”期间遴选2-3个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社会认同的专业,每个专业给予不少于100万元的建设经费进行重点建设,争取打造为山西省优势专业建设项目,形成一批在省内乃至国内地方医学院校中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专业。

三、工作思路

牢牢把握“健康中国”战略以及山西实施“1331”工程的重大机遇,瞄准地方健康卫生事业发展需求,按照“巩固、提升、拓展”的工作思路,实现专业结构布局优化调整的可持续发展。

(一)做好顶层设计,加强组织领导

高度重视专业建设与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将其纳入学院综合改革任务中,作为一项重要改革内容统筹安排、重点推进。在遵循学院办学定位和专业定位基础上,完善促进专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使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与质量标准更加适应医学教育事业和医药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需要,更好地适应与服务社会。

(二)提高思想认识、全面安排部署

由学院教务处组织相关部门、系(部)到省外高校开展本科专业调整及专业建设调研活动,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入各系(部)调研专业建设情况,召开专业负责人座谈会,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设置与调整的评审职能,进一步统一思想,全面安排部署,积极稳妥开展专业优化调整工作。

(三)明确服务面向,坚持需求导向

紧紧围绕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服务面向定位,专业设置与服务面向要紧密对接,专业培养目标、规格、质量标准与社会需求协调一致。坚持医教协同育人的发展路径。构建“政府、行业、企业、高校”多方参与、需求导向明确的专业建设机制。

(四)强化品牌意识,坚持内涵发展

坚持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驱动发展之路。大力推进特色、优势等品牌专业的培育和建设工作,以点带面,引导各专业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加强学科、人才梯队、课程、教材和实验室等内涵建设,完善专业建设标准和评估指标体系,强化专业建设质量监控、评估和激励措施,加强教学资源的统一安排和利用,提升专业整体建设水平。

四、组织领导

成立“本科专业优化调整工作领导组”,全面负责学院本科专业优化调整工作。

书记、院长任领导组组长,分管教学的院领导任副组长,成员为教务处、学生处、科技中心以及各系(部)主要负责人。领导组办公室设在教务处,办公室主任由教务处长兼任。领导组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本科专业优化调整工作的安排部署、调研论证、协调、监督专业设置申报等各项工作。

五、具体工作安排

(一)第一阶段(2018年1月——2018年12月)

1、建立健全专业优化调整工作组织机构

成立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工作领导组。召开全院本科专业调整动员大会,同时,在全院范围内进行积极宣传,使广大师生认识到专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深入各系(部)开展调研

对全院专业情况进行全面座谈、走访、调研,对调研结果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摸清现状、找准问题、理清思路,形成调研报告。

3、制定专业结构布局优化调整实施方案

根据专业调研工作组形成的专业建设情况分析调研报告,以及发现的问题,研究制定学校专业结构布局优化调整实施方案,报院长办公会、党委会议讨论通过执行。

(二)第二阶段(2019年1月——2019年12月)

建立本科专业优化调整及设置的长效机制。

1、制定《本科专业优化调整及设置管理办法》

在完成一次调整到位的情况下,学院将建立“本科专业优化调整及设置管理”的长效机制,对本科专业调整的基本原则、组织与管理、专业准入机制、专业预警与退出机制、专业监督检查评估、保障措施等内容制定详尽的工作制度,实行本科专业动态调整。

2、制定《本科专业建设标准与评估办法》

根据《本科专业建设标准与评估办法》,做好学院专业建设与管理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专业建设自我发展、自我管理的有效机制。

(三)第三阶段(2020年1月——2020年12月)

开展本科专业评估与建设工作,实行动态调整。

成立“本科专业评估与建设工作组”,根据《本科专业优化调整及设置管理办法》和《本科专业建设标准与评估办法》等制度和文件。开展本科专业准入、专业预警与退出等各项评估与跟踪工作,使本科专业动态优化调整工作落到实处,全力打造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特色鲜明、交叉渗透,具有较强内生力和拓展力的专业体系,为全面推进学院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和保障。

六、工作机制及组织保障

1、本科专业优化调整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要与机制体制改革、师资队伍建设、资源优化配置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学院相关职能部门要履行主体责任、密切配合,形成联动机制,保障工作顺利开展。

2、合理配置资源,加大本科专业优化调整相关教学建设项目经费投入,确保优化调整工作顺利开展。

3、对于新设置专业,学院将设立专项建设经费,用于开展专业内涵建设、教学资源建设等工作,并为新设专业教师引进、培训进修等提供相关的支持。

4、在专业结构优化和调整工作过程中,鼓励和支持教师在院内流动,并将制定相关配套制度。安排已(拟)撤并专业教师的分流,对暂时无法分流的教师提供1年的转型期,在保证其原岗位待遇不变的情况下,安排教师到国内外高校进修,以适应新岗位的要求。对于跨系(部)的师资变动,调出单位和调入单位要协调解决好教师流转所涉及的相关资源配置工作,不能影响涉及到调整和优化专业的正常教学科研任务,维护学生的稳定。

5、加强新设专业的教学质量管理,严格审查培养方案和学士学位审核等工作,并协调系(部)做好撤销专业原有学生的培养、就业等工作。

6、学院专业优化调整工作在“本科专业优化调整工作领导组”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各项工作,教务处负责专业设置、建设与调整的具体协调管理工作。

Copyright©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MG冰球突破网站版权所有  晋ICP备05000462 号-1